[注意]网上流行“死亡音乐”为情所困时不宜听
<IMG onmousewheel="return bbimg(this)" style="CURSOR: pointer; ZOOM: 240%" onclick=javascript:window.open(this.src); src="http://img1.qq.com/news/20040822/642608.jpg" onload="javascript:if(this.width>screen.width-500)this.style.width=screen.width-500;"> -就是这个神秘的《黑色星期天》在网上广为流传,多数人听后均认为所谓的“死亡音乐”只是深沉而凄凉,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夸张。时报记者 龙成关 摄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
本版撰文 时报记者 汤南 大多数受访者听过《黑色星期天》后未出现情绪反应 心理专家提醒被情感困扰的青少年易受该类音乐影响不宜收听 据说,当时欧美有100多人听了这首歌自杀了,一个警察来调查其中一个死者的死因,发现他的音响重复放着一首歌,听了这首歌,这个办案的警察也自杀了。一首英文歌能控制这么多人的意识,真的有这么神奇吗?记者采访了部分收听过这首诡异的《黑色星期天》的广州中学生,他们多数都持否定意见,但也有一人表示听后果然产生难受、压抑的烦躁感觉。 诡异凄凉但没传闻夸张 荔湾区某省一级中学就读高二的学生小玮告诉记者,早在去年,她就在内地及香港的一些网站上看到被称为“魔鬼的邀请书”的音乐介绍,这首歌在聊天室、BBS、QQ等上广为流传。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,小玮在网上寻找这个音乐未果。直到今年年初的一个偶然机会,她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FLASH,配的音乐就是《黑色星期天》,她迫不及待地马上下载收听。诡异、深沉、凄凉是这首歌给小玮的第一感觉,她说,这首曲子有些空灵的感觉,从音乐到歌词都很悲伤。直到记者采访她的时候,她已经听了几十遍了,但却从未产生过失落、无助、郁闷等消极情绪,更不用说自杀了。 小玮表示,所谓的“死亡音乐”并没有传闻那么夸张,不过播放这首歌的时候,女歌手出其不意的高音、低音,曾令小玮的妈妈有些心烦。 被访者中仅一人需开解 记者随机采访海珠区、东山区、越秀区等区的中学生,极少同学表示对“死亡音乐”一无所知;少部分同学表示在网上或报纸上看过类似报道,但是没有听过这首曲子;过半同学听过该曲,但没有什么不良的情绪反应。 广东某重点中学阿文说,曲子比较哀怨,听的时候稍微受到旋律的影响,但音乐结束了,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了。阿文表示,她们班里十多个同学听过这个音乐,一个女生感觉曲子有些忧郁,她听了一半就不敢再听下去了。阿文分析,她可能是害怕受舆论的影响,而使自己恐惧,担心真的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。而隔壁班听过这歌的同学则更多。 被访中学生中,只有一个听者表示听完感觉不舒服,比较失落,需要其他同学的开解,情绪才恢复过来。 各方说法 音乐人:音乐本身并不能够杀人 《黑色星期天》真的能杀人吗?广东著名的唱片监制陈珞先生接受记者访问时说,他暂时还没有听过这首歌,但是一些人听到某一首歌产生消极情绪,甚至去自杀的情况并不稀奇。陈珞先生表示,音乐本身并不能杀人,人带着不同的主观情绪,抱着不同的心情去听,自然会有不同的反应。如果没有太多网络或者媒体的渲染,相信这首“死亡音乐”的影响力会小很多。 陈珞表示,时下的音乐传播比较单一,由于人们没有太多的音乐选择,很难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,于是他们就会去寻求一些别的音乐。青少年思维单一,一旦进入一个怪圈,受到一些诱导后,就容易被牵着走。尤其有一些特殊社会经历,或者有相类似遭遇的年轻人,没有人开导,又缺乏正面、光明的信息的影响,他们只能自己寻求一些解决办法,一旦音乐传递的信息让他感觉能够解脱,他就会沉迷下去,不能自拔。 作为音乐人,陈珞认为,这首歌能吸引这么多人去听,一定有它的音乐特点,可能是和弦、旋律很优美,总之是达到了一定的音乐质素的,从纯音乐的角度来说,它可能是一首好歌,但是却引起了不好的社会效果。 教育专家:过强心理暗示夸大恐惧 对此,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陈冀京表示,青少年好奇心重,看到网上的介绍如此玄乎,就会对这个音乐有所期望,很想亲自试试看是否真的这么厉害。他们往往没有太多的理性分析,都是感性认识。然而,强烈的盲目趋同心理会令青少年认为,别人都觉得恐怖、凄凉,要是自己听不出来这种感觉,似乎很老土,没水平。于是,他们会去迎合这种感觉,听之前已经有先入为主的东西支配自己的思维。 陈副所长认为,有那种经历的人听了可能认为很符合自己的心情,很伤感,而青少年的理解远没有达到成年人的程度,阅历有限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伤心、无助来自何处,更多的是没有目的的模仿、盲从。 “西方人作的音乐,无论价值观、宗教理念、文化背景等都与中国不一样,对本地青少年的冲击未必会很大”。陈副所长表示,这种过强的心理暗示十分危险,会夸大恐惧等消极情绪,导致出现幻觉或不良念头。对中学生年龄段的孩子会带来很大的冲击。许多学生不明就里地追逐,慢慢就会上瘾,慢性中毒。 心理专家:被情感困扰时易受影响 任何外界的东西,如声音、语言、光影等都会给人的心理活动带来影响。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助理、主任医师林勇强表示,音乐本身能诱发人的情感共鸣,听的人如果刚好处于情感困扰中,再被歌中传递的信息感染一下,产生自杀的念头可以理解。 林医生分析说,所有的自杀都是有内因和外因的。音乐仅仅是外因,外因必须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。听了这个音乐而受到影响的人很可能患有抑郁症,或是有情绪障碍。而“死亡音乐”不会对心理健康人群构成威胁。 毕竟,青少年心理比较脆弱,林医生指出,他们应多参加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,尽量避免不良刺激。 亲身体验 舒缓好听VS难听压抑 网上的介绍及媒体的报道,让人愈发感觉神乎其神,《黑色星期天》到底有何种神秘力量能使听者受控?昨天下午,根据小玮同学提供的两个网址,本报4名记者先后亲耳聆听已抵制达十多年之久的“死亡音乐”。 音乐节奏舒缓,歌曲中的女声忽而十分高亢、忽而尽显低沉,旋律在你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流转、起伏。歌词大意为“绝望的星期天/亲爱的,我生活在无数黑影中/黑色的悲伤灵车上载着你/和暗影一起我将它结束/我的心脏和我都相信这是它的终结/死亡不是梦/因为我在死亡中爱抚着你……”词曲配合让人感到优柔、凄楚。 一个女记者觉得很好听,连续听了好几遍;另一个女记者说,跟别的曲子没有两样,自己实在进入不了悲伤或恐惧的状态;第三个女记者笑着说,声音似乎从空旷的墓地里飘出来的,有那么点幽灵的感觉。唯有一个男记者边听边皱起眉头,他表示歌曲的声音像在划玻璃,十分难听,听了很不舒服,感觉很压抑。 相关链接 爱情失败后写下死亡音乐 《黑色星期天》是匈牙利钢琴手鲁兰斯·查理斯遭遇爱情失败后于1933年写下的乐曲,歌中描述了一个不幸的男子无法将其所爱的人重新召回身边。关于作曲家本人创作的动机,连精神分析家和心理学家也无法做出圆满的解释。 据传,至少有100人因听了它而自杀。美、英、法、西班牙等国家的电台为此特别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,号召欧美各国联合抵制《黑色星期天》。此后,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开始销毁有关这首乐曲的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