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十分担忧fficeffice" /> 在今年8月10日,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,卜松清老人亲自将掩埋石碑的一米深的杂草与垃圾清扫干净。 他曾经多次向村、镇、县的各级政府部门以及文物管理部门的领导反映情况,但对方都以经费紧张推脱。其实,修建一个垃圾站只需要数百元,而修复墓地则需要花费数千元。 老人一脸无奈。曾经有县里的领导下来查看“万人坑”,并许诺重新修复墓地,但随后便再无消息。 “是不是我百年之后,这个坑也会跟着我消失呢?”老人长叹,蹲在墓碑前,陷入了沉思…… 村民曾自发建“万人坑” 谈起“万人坑”的由来,卜松清老人有着说不完的话。据老人介绍,1945年农历三月中旬,侵华日军2000多人,穷凶极恶地侵入新化古镇洋溪,在这里开始施行惨无人道的“三光”政策。区区一个小镇,在短短一个月里,竟被日军杀害了数千百姓。 日军惨无人道的行为,激起洋溪人民抗日的斗志。农历四月下旬,这股日寇终于被彻底消灭。 战斗胜利后,当地幸存的村民与自卫队员在现在的新化县第五中学附近,挖了一个大土坑,将还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全部搬来,埋进坑里。出于人道主义,村民也将尚未腐烂的日军士兵的尸体,拖来一起埋了进去。就这样,近万具尸体被掩埋在坑里,后人称之为“万人堆”,也就是后来的“万人坑”。 当时,村民自发修建的“万人坑”,围墙直径约15米,高约2米,全部用红砖修成,并立了个石碑。在离石碑不到一米远的地方搭建了一个“砖门”,在两个高约1米,重达300公斤的石鼓上竖立着两根高达2.5米的柱子。 老人25年孤单“守墓” 1965年,卜松清参军,随部队远赴越南,在1970年3月份退伍。随后在株洲冶炼厂上班,1980年又被调到新化县氮肥厂,便开始义务“守墓”直到1987年才因病退休。从此,他正式成为“万人坑”的义务“守墓者”。 “万人坑”屡次遭到破坏 卜松清介绍,在“大跃进”前期,村里一些人故意砸坏围墙,并将“砖门”推倒,偷走了石鼓。紧接下来的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一些“激进分子”带来锄头等工具,彻底将围墙推倒。看着残垣断壁,老人心痛万分,开始暗地里清扫墓地,做起了坟堆的守护者。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,附近不少居民在“万人坑”的围墙内占地耕种。当时,一些人为了做煤球,甚至跑到坟堆上挖掘黄土,卜松清虽然竭力阻拦,但得到的都是“白眼”。 到了1994年,“万人坑”突现出一个深约1米,宽2米多的大洞。在日益猖狂的“盗土者”和大自然风吹雨淋的“合力”下,深埋土中的死者的骨头散落一地。一些不法之徒甚至将这些骨头收集起来,当作牛骨变卖,或碾碎做化肥。于心不忍的卜松清老人,将“出土”的尸骸收集起来。1994年4月份的一天上午,卜松清老人将收集的约20多人的尸骸重新挖坑深埋。“有良心的人都会这样做!”老人说道。卜松清说,1994年,新化县文物管理部门获悉“万人坑”的情况后,立即下拨了2200元,组织村民重修坟墓,竖立起新的大理石碑,在上面简单介绍了“万人坑”的由来,还用水泥将土堆围了起来,并将其确认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 此时新的“万人坑”大概只有旧坑三分之一的面积了。 一个人的“战争” 卜松清以为县文物管理部门为“万人坑”定了“名分”, “万人坑”就不会遭人破坏了。坟墓被修建一新后的一天清晨,卜松清散步至“万人坑”,无意中发现周围出现了一些白色的塑料袋、破碎的酒瓶以及煤渣等生活垃圾,没有在意的他立即将其清除干净。可第二天再次来到坟墓查看时,发现原本干净的环境又被成堆的垃圾污染了。如此情况反复出现,这可把卜松清老人给气坏了。经过一番调查,老人才明白这些垃圾来自附近的村民,卜松清便多次上门劝阻,却听到了“你不要多管闲事”等寒心话。一些村民不但没有听劝阻,反而白天公开将垃圾扔进“万人坑”。 由于儿女在外打工或忙于务农,倔强的卜松清只好独自面对这股“垃圾大军”。但身体欠佳又年事已高的老人,清扫墓地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。在这些年间,老人已经记不清多少次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搬运成堆的垃圾了。据卜松清老人回忆,垃圾最多的时候,在“万人坑”内形成了3个1米多高的垃圾山包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再增加一张万人堆照片:
此照片来源于 tiger~ 的网易相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