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:未来的田地究竟由谁来耕? (原创·组图) 走进衡阳农村,迈步田野屋场,你会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,所见之人,不是生蹦活跳的稚童,就是步履蹒跚的老者,在田间劳作的都是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,青壮年在绝大部分屋场已难觅踪影。 笔者深入到夏家塘组实地调研,组长夏宏高告诉我们,现在呆在家里种田的是“五子(老头子、老婆子、小孩子、跛子、聋子)登科”。夏家塘组17户75人,青壮年全部南下闯世界去了,绝大部分连小孩也带往外地上学,每个家只留守一个老人看守空房。17个55岁以上的老人在家种田,全组55亩田除抛荒15亩外,其余都作一季稻。 夏宏高组长不无忧虑地说,现在守土作田的,五十年代的人是主力,六十年代的人是替补,七十年代的人是观众,八十年代的人不见了踪影!尹说自己56岁了,将来这一代人老了,再过个八年十年,老年人想种力不从心,这田不知由谁来作?虽然现在种田是“牛前人后”的原始耕作方式,但犁田耙田、杀虫施肥、田间管理也需技术,现在年青人根本不学不做,将来种田技术也会失传,他担心种田后继乏人也不无道理。 毗邻的曹家组曹永中年满花甲,一人耕作了12亩田(代7户农民种田)育秧、犁田、插秧全靠人工。他说,今年逢61岁了,看到组里外出打工抛下这么多良田,我心痛啊!这在毛泽东时代是犯罪哟!但种田实在是太辛苦,早晚两季按生产周期6个月计算,我累死累活赚不到几个钱,明年也打算去城里找零活干。现在年轻人讲究向城里人生活看齐,农村这个家都不想回,更不说种田了。老曹最后忧心忡忡对我们说,刘伯温几百年前那句所谓的预言:“有路无人走,有田无人耕”,恐怕会变成现实。 我们碰见了正从外回家看望老娘的曹利,他在城市从事装修工作,他一语道破了大部分农村人的心声:在家守着一亩三分田,糊口都困难,找对象无人上门,在外打工赚一分是一分,在城里擦皮鞋都比种田强。 |
欢迎光临 槎溪信息港 (http://chaxi.com/bbs/) | Powered by Discuz! 7.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