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ard logo

标题: 诗人与酒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腾飞槎溪    时间: 2005-9-7 08:12     标题: 诗人与酒

诗人与酒

曾 峰

  酒乃天地之间的尤物,上至宫廷,下至市井,高贵者,卑贱者,都爱之。金銮宝殿里的天子赐宴,山村瓦舍中的老翁对酌,虽然档次不同,气派迥异,但他们喝酒的兴致应该是一样的。与官人、商人、匠人、农人相比,诗人似乎和酒更有缘分,台湾诗人洛夫就曾经说过:“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,起码还会淌出半斤酒来。”诗人多嗜酒,可以这么说:一部中国文学史,几乎页页都散发着浓浓的酒香。
   说到喝酒,不能不提有“诗仙”与“酒仙”之称的李白,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,这是他的好友杜甫对他的评价。在李写的一千五百首诗文中,涉及酒的就多达一百余首,可谓是酒气熏天,酒香四溢。其中有“会须一饮三百杯”的豪情冲天;有“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消万古愁”的寂寞无奈;有“且乐生前一杯酒,何须身后千载名”的潇洒旷达;有“日暮醉酒归,白马骄且驰”的痛快淋漓;有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的凄凉悲惨……
   杜甫因有一句“性豪业嗜酒”,被郭沫若先生谥之为“酒豪”。杜甫笔下的酒与李白笔下的酒迥然不同,杜笔下的酒是:“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做伴好还乡”,“且看欲尽花经眼,莫厌伤多酒入唇”。缺少了李白笔下的豪气,而是蒙上了一层黯淡色调,略带股酸味,特别是他老来穷困潦倒,时常为酒资发愁,以致于连“浊酒杯”都不得不停。
   苏轼性格旷达豪放,超尘脱俗,酒入其口,总会化出豪气冲天的诗句来。“人间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”便是一例。东坡在前词中原本是感伤白发早生,功名无凭,充满了沉痛与悲凉,但是走笔至此,心思一转:“管他梦不梦呢,且去今朝有酒今朝醉!”顿然心情开朗,意兴风发。酒真是个好东西,能一醉解千愁,可此时的苏子又怎一个“醉”字了得。
   范仲淹乃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那么他的把酒临风就难免忧国忧民了:“众人之浊我可清,千日之醉我可醒”,可见其为官的清廉,品质的高洁。“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旧无计”,以酒抒情,杯中之物承载了思乡之情,挥之不去。“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”,说是儿女情长也好,说是忧国忧民也罢,总之读范公的酒诗,既有酒的醇,又有酒的忧。
   南渡女词人李清照一生坎坷漂泊,经历了国破家亡,与夫君赵明诚生离死别,每每伤感愁苦,总会借酒浇愁,以酒忘情,可借酒浇愁愁更愁,以酒忘情情更幽。易安的诗句中,酒总是不离左右,酒量不让男儿。一首“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”令人黯然神伤;“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,晚来风急”充满了叹息哀怨;而“酒意诗情谁与共?”的一声轻问更是将诗酒相依的情怀写到了极致。
   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”这是一代枭雄曹孟德把酒临江时发出的咏叹;“提壶抚寒柯,远望时复为”,这是“不为五斗米而折腰”的陶渊明在衔觞赋诗;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”,这是的南阳太守欧阳修在与民同乐;“大醉三千日,微醺又十年”,这是千百后的郁达夫在与友人把酒尽欢。

曾峰  作于 2004年10月25日


作者: 张林    时间: 2005-9-14 03:20

我可不喜欢喝酒啊




欢迎光临 槎溪信息港 (http://chaxi.com/bbs/) Powered by Discuz! 7.2